扑街坐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94章 汴京城(1),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,扑街坐家,天天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苏轼看完父亲写的文章后,背后出了一身冷汗。

这文章确实写得很妙。

苏轼这样评价,当然不是因为写作之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,更不是因为这篇文章有多华丽深奥。

恰恰相反,是因为这篇文章极为简洁,但是论证严密而有力。

这篇文章名为《六国论》,表面是分析论证了六国灭亡的原因。

苏洵通过分析六国的历史,指出六国之所以灭亡,并非仅仅因为军事实力不强或者战争策略不当。

而是因为他们放弃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秦国。

不仅如此,他们还用自己的土地去贿赂秦国,想要换取一时的安宁。

但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自身力量的削弱,最终走向了灭亡。

其实明眼人一下便能看出,苏洵是在借历史事件讽刺北宋王权。

宋王朝对辽和西夏一直采用求和的外交政策,

用大量的白银、绢布、茶叶等换取和平。

每年需要给契丹族白银十万两,绢二十万匹,茶叶不计其数。

更可气的是每年宋王朝还要派出使节,去给他们送礼物。

这些少数民族在边境乱杀着大宋子民,侮辱着边境百姓。

可宋王朝竟还百般的讨好他们。

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,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,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。

可对于老百姓来说,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。

苏洵的这篇《六国论》就是在抨击这种治国态度,他希望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教训,告诫北宋的统治者要警惕重蹈覆辙。

面对强敌,最正确的做法是不能轻易向敌人妥协,更不能用割地求和这种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安宁。

苏轼看完父亲写的文章后,大声道说着:“写得太好了,这样的文章就得叫天下人看看。”

这篇文章确实是苏洵写得最满意的一篇,不过他觉得倒也没有苏轼夸得这般好。

“不过就是为父的一些拙见罢了。”

“拙见?这可不是拙见,父亲老说我大胆,我看父亲的胆子才叫大。”

苏洵听苏轼这样说,有些难为情。

不过这文章确实直击要害,语言犀利。

要是被当朝统治者看到,说不定还会引来杀身之祸。

“都是些肺腑之言,谈不上什么大胆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不见长安

家中小五